热搜: 三乘菩提  涅槃  悟道  十信  公案  菩提

当前位置:如来藏网>影音>三乘菩提>佛典故事 【共130集】>

第115集-八岁罗汉 五个母亲

[佛典故事 【共130集】]  发表时间: 2015-08-23 14:01 点击: [放大字体正常缩小] 关闭
视频播放:
 
音频播放:
说明: 播放音频      调整音量     暂停 停止  下载
 
各位菩萨: 阿弥陀佛!
欢迎继续收看《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》。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故事,是引用自《沙弥罗经》,讲说一个小孩子阿罗汉的故事。
我们来看看经文:【昔有小儿,名曰沙弥罗。年始七岁,意好道德,随一沙门为作弟子。处在山中,给师所使,诵念经法,心不懈怠,至年八岁,得阿罗汉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这经文的意思是说:从前有一个小孩子,他的名字叫作沙弥罗,他才七岁而已。可是因为过去世善根广植、久植的关系,他才七岁却已经喜欢修学解脱道的道理,希望能够证果、修德。于是求得父母的允许之后,他就出家随著一个沙门—佛教当中的修行人—来当他的弟子。师徒住在山中,他就来奉侍师长,提供师长有什么需要,让他使唤来服侍于他,顺便也来诵念经法,来修学佛法。他非常精进,所以七岁出家才一年,到次年八岁就得阿罗汉了—就证得阿罗汉果—小乘的无学果。其实在四阿含里面的话,这么年纪轻就证得阿罗汉四果人——小乘四果无学果人,这样的故事其实也是屡见不鲜,并不是只有这一个沙弥罗这么一个童子阿罗汉而已。
他证得阿罗汉以后,【道眼能洞视所见无极;耳能彻听天上天下,所为善恶皆悉闻之;身能飞行在能至到,能分一身变作万身,自在现化无所不作;自知宿命所从来生,及诸人物、蚑行蠕动皆悉知之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这底下就是说:他证得阿罗汉之后,他又加修神通,他证得四禅八定,加修神通的加行。并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,可是根据这边的经文,这一个沙弥罗可能也是从师父那边证得阿罗汉这样的智慧解脱之后,又加修了神通。他的神通,他的天眼通能够清楚的看到所见无极没有边际;其实实际上的话,阿罗汉的神通还是有边际的,这只是就跟常人,跟一般的天人的神通比较起来来说。又讲到他的天耳——他有天耳通能够清楚听到天上、天下所有人在造作善恶,讲好话、讲坏话这样子的一个声音,他都能够听闻到;他还有神足通能够飞行,想去哪都能够如意神通能够去到;他又能够把自己一个身体,变现成很多的化身,他自在能够显现、能够化现;该一个阿罗汉所能够造作的一个法,他都能够达到无所不作。依于宿命通,又了知宿命所从来生及诸人物,对于这一些他所能够接触的这一些有情众生,他都能够依于他所修得的宿命神通,而了知他过去世是从哪一边往生到哪一边;可能是在三界六道当中,如何的轮回流转:可能在人这一世是男人,这一世是女人,姓什么、名什么?父亲、母亲是什么?当然阿罗汉的宿命神通,他所知顶多亦不过于八万大劫,这样的宿命通跟佛相比,跟佛的无量无边相比的话,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。
不过,就单指依于阿罗汉所能够了知的神通,他就已经“坐见宿命”。他又观察自己的过去世,【为五母作子,时便自笑。】他依于宿命通,观察完别人,观察自己,知道自己过去世,曾经为五个母亲当她们的儿子;这样子观察之后,他自然就笑了起来了。他笑起来的时候,师父在旁边,【时师顾问,语沙弥罗:“汝笑何等?此间山中,亦无歌舞,汝笑我耶?”】(~《沙弥罗经》)这个师父顾问回头来问他了。可能听到沙弥罗的笑声,他不知道沙弥罗因何而笑,于是就说:“沙弥罗!汝笑何等?”你在笑什么?在这一个山林当中,这很偏僻的这个山当中,也没有人唱歌,也没有人跳舞,没有什么可以让你笑的因缘啊!那你到底在笑什么?难道你在笑你的师父我吗?
【沙弥罗言:“不敢笑师,我还自笑!一神受身,为五母作子。五母为我昼夜啼哭,感伤愁毒,不能自止。恒言念子,未曾忽忘。自念一身,而愁五家,是以自笑,不敢笑师。”】(~《沙弥罗经》)沙弥罗就告诉他的师父:“师父啊!我怎么敢笑您呢!我是因我的宿命神通,发现察觉从我这一世七岁出家,乃至我再往前推,应该是说往过去世推,连续这样子的五世,我每一世都有母亲,都当她们的儿子;可是连续这样五世,我这五个母亲现在都还在,我都了解谁是我过去世的母亲,谁是我过去两世的、三世的、四世的母亲,连这一世的母亲一共有五个,我现在都能够了解之外;还看到她们为了我日夜的哭泣,非常忧伤没有办法停止。这五个可怜的母亲都一直说:‘唉呀!我的儿子啊!思念我的儿子啊!没有一刻能够忘得了。’那我自己想一想,就我这么一个人,却让五家的母亲—五个家庭的母亲这么哀愁—‘是以自笑’了,所以我就笑了起来。”这里的笑当然不是欢乐的笑,是因为了知轮回上面的荒谬,沙弥罗才笑了起来。
沙弥罗继续说了:【我为第一母作子】这五个母亲当中,过去世第一个母亲,我出生为她的儿子的时候。【有并邻居亦生一子,与我同日。我死以后,同日子出入行步,母见之便言:‘悲念我子在家,亦当出入行步如是。’感伤悲哀,泪下如雨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这个沙弥罗就说:“我以宿命神通,我了解、我知道我第一世的那一个母亲出生我的时候,她隔壁的邻居同时同日也出生了一个婴儿;可是我很早就过世了,出生没多久就死了,所以我那第一世的母亲现在还在。”就是跟沙弥罗活著的这个当世都还在。因为沙弥罗每一世都出生没多久,这可能是要偿还宿债吧!偿还过去的因缘,未必偿债啦!所以他这样连续五世,都出生没多久就过世了。他依于宿命通告诉他师父说:“这第一世的母亲在我死了以后,她每次看到她的邻居,跟我同时出生的那一个小孩子已经会走路了,她看到他以后就悲从中来:‘唉呀!真是悲哀啊!我的儿子如果也还活著,还在家里的话,应该也要像这一个跟他同日出生的小孩子一样,也是在这边走来走去才对啊!’心中非常感伤,五脏如摧,泪下如雨。”
沙弥罗又继续说了【我为第二母作子,时我夭命早死。我母见人乳儿,便念乳我,悲念感伤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第二个母亲,我出生作为她的儿子,没有多久就死了。因为这后面经文讲到,这第二个母亲看到别人还在哺乳、喂母奶的时候,那表示沙弥罗在这一世也很快地就寿命中夭、早夭了。这个可怜的母亲呢,每一次看到别人在哺乳的时候,她也想到说:“唉呀!我儿子还在的时候,我应该也是像这样子在喂他母乳啊!他现在却竟然这么早就离开我了,真是好悲哀啊!”
【我为第三母作子,时年始十岁,我命复死,我母饭时,便悲泪出:‘我子在者,当与俱食。舍我死去,使我独食。’哽咽呼天,怨言念子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第三世这一个母亲,他当她的儿子就年纪比较长,是一直长到、活到十岁才过世。这样子十岁的年龄,已经能够跟母亲一起吃饭了;于是在他过世之后,他母亲每次吃饭,就悲从中来:“唉呀!我儿子要是还没死,还在的话,现在应该跟我同在这个饭桌一起饮食吃饭啊!没想到,唉呀!竟然他舍我就先走了,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哽咽呼天抢地的,非常哀怨想念她的儿子。
【我为第四母作子,时薄命先死。我母见我等辈,同时因媒娶妇,悲念我言:‘今子在者,亦当娶妇。我何所犯?而杀我子!’】(~《沙弥罗经》)这第四个母亲,他当她儿子的时间又比前三世的母亲,又寿命再长一点了,已经长大到可以娶老婆了,成家了。不过要提醒菩萨们的是:印度娶老婆是很早就娶老婆,不是像我们这边可能很晚婚,有些大概三十几、四十几才娶妻,不会那么久,可能只有十几岁,可能是十五、六岁,或是说约略那个时候就已经是娶妻了。因为这一个儿子,虽然年纪已经算是比前几世的母亲的儿子都已经是长寿多了,可是终究还是算很年轻,没有成家就走了;于是她母亲看到他的同辈,已经是因为媒妁之言而来娶媳妇了,她就会很悲伤、悲从中来,就泪涕俱下了而想念著我说:“唉呀!我的儿子现在如果还活著的话,也应该像这样子要娶老婆了,‘我何所犯’我到底有什么过失啊!老天爷啊!你怎么把我的儿子带走啦!杀了我的儿子了!”
最后是讲到这一世,他就说了:【我为第五母作子,时年始七岁,好道辞家,舍母随师,入山求道,一心思禅,得阿罗汉道。我母日日啼哭念我:“我生一子,随师学道,不知所在、饥渴寒暑,今为死生?”于是五母共会一处,各各悲哀,言念我子,相对啼哭,不能自止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第五世这一个母亲,也就是他这一世出家成为阿罗汉这一世的母亲。他年纪七岁,因为他心性,过去因缘的关系,他很早就好乐学道;于是就拜辞、离开了家庭,舍弃了自己的母亲而跟随沙门师父来学佛法,入山求道;然后终究也因于努力修行,精进修行,七、八岁就证得阿罗汉了。可是这第五世的母亲终究,儿子虽然不像前四世的母亲,已经过世了,想看也看不到了;可是终究是很小就离开家里住在山中,想看也不是随时就看得到,于是也非常悲伤。虽然生了这个儿子,那他现在随著他的沙门师父,去修学佛法,现在到底在哪?是渴了没、饿了没?天气冷了有没有穿暖和一点?热了会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呢?到底现在甚至是生是死都还不知道。于是他过去世五个母亲,可能是同一个村落的人,可能互为邻居,竟然可以彼此共会,各个来悲哀、来想念她的儿子。而不了知说:其实她的儿子,都是这一个沙弥罗,他这样子的转世投胎,连续的这样子投胎成为他五个母亲的儿子。
那沙弥罗继续说了:【我一魂神,展转五母腹中作子,依因二亲,受形成人,而使五母啼哭发狂,各念我身,乃欲自杀,是故笑耳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这里要提醒菩萨的是:因为旧的翻译,乃至对于法义的理解,或许是对于中文名词的选用,是有一点让人家起疑的;基本上佛法当中,不说有一个魂魄,不像世俗人所说的一样,有一个灵魂从这一世到下一世。我们的意识,我们的色身,我们的十八界一切生灭法,只有意根会从这一世到下一世,可是意根并不是一般世俗人所谓的灵魂;世俗人所谓的死后的灵魂,经常只是在两世的中间,那一个中间的五阴身——所谓的中阴身、中有身而已。这一边的经文竟然说是魂神,其实是有让人家误解的过失,让人家误会有一个灵魂,从这一世到下一世是同一个灵魂,而给五个母亲作儿子,这是不对的。在佛法当中—“受熏持种根身器,去后来先作主公(~《八识规矩颂》)—只有第八识能够出生每一世的色身、意识;并不是有一个有觉有知,能够了知喜怒哀乐的,这样的一个灵魂,这样的神魄,能够辗转在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而受生轮转到五趣或是五道,这边是必须要先为菩萨们先解释一下子的。
沙弥罗这样子解说之后,让他的阿罗汉师父了知说,【我念世间欲网因缘、生死罪福、造行根源,恶入地狱,善行生天;我畏世苦,辞家入山,精进禅定,得道升仙,覩见饿鬼地狱畜生苦痛之处,代为恐怖。怜伤五母,不能自脱,又忧我身。我所求索,愿行如言,永离生死,断绝身根,如人不种,当所泥洹。善会师说已,飞腾虚空。】(~《沙弥罗经》)沙弥罗跟师父禀白了,连续五世成为五个母亲的儿子,乃至讲说了刚刚那样子的感慨之后,他跟师父说了:“我这一世因为心里已经是能够思维了知这世间欲爱这个缠缚,如同鱼网,如同鸟网这样子一个道理;然后人活在三界六道当中,时生、时死,时依于罪业、时依于福报而往生三善道或是三恶道。”这些造作的业行,依这样的业行,以这个业行为根、为缘,当然也是要有受熏持种根身器的如来藏,来记录业行、业种而能来出生每一世的色身;如果是恶业就入地狱,如果是造善、行善就往生天界;可是不管是在三善道、三恶道,只要不断我见,不证沙门四果,不以须陀洹果为修行之所依、为解脱三界之基础,那必定还是要堕落到轮回当中而永远不能出离,即使往生天界,也并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情。沙弥罗就是因为了知这样的道理,了知世间无常,怖畏轮回的痛苦,所以他这一世才辞离家亲,入于山中跟这个沙门的师父,努力来修学禅定与智慧,而终于能够证得解脱。
它这里说“得道升仙”,就证明了这一部经文的翻译,是已经有一些以现代的或是说后期的新译,譬如,玄奘大师的新译来讲这样的升仙,是有点点不太如理的。那我们就知道这只是旧时的翻译,因为翻译的法师可能对于汉文,或是说中土的文字使用,跟佛法名相那个梵文对照,他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能够一个比对。
沙弥罗继续说了,知道三界六道众生的痛苦,他又替他们恐怖;那又这样子,一边感慨众生们的痛苦,一边感慨自己过去五世这样的轮回,而成为五个母亲的儿子,而都没有办法孝养母亲,离开这个母亲。而这五个母亲共聚一处,各个都为她自己的儿子哭,却不了解这其实是同一个有情,依于他的如来藏而连续五次的受生。
沙弥罗这样子讲完之后,他就说了:【我所求索,愿行如言,永离生死】我现在所想要的只是修学佛法;而证得阿罗汉以后,永远离开了生死,断绝身根,不再有未来五阴身的出生。就好像一个人,如果不种下、埋下种子,他自然不会有果实来收获;不去植下、去种下相应于三界六道轮回的种子,自然就不会有三界六道的轮回。他就跟师父说了:“我要来入于涅槃,来善于跟从您(师父)所说的道理,证入阿罗汉道以后,来证得我该证入的涅槃。”这样说完以后,他就飞腾虚空而去了。
经文并没有记载到这个沙弥罗,后来有没有去帮助他的五个母亲解脱。假设他是菩萨种性,那他就应该要依于《梵网经》佛性常住孝顺心、慈悲心的精神,而回去帮助这五个母亲,不只是脱离这一世丧子的悲哀,更要帮助这五个母亲,能够解脱轮回的痛苦。因为就菩萨来讲,菩萨有一个最简单的特质,必定是每一个菩萨都具备的,那就是孝顺;孝顺不只是菩萨必定要具备的特质,没有一菩萨不孝顺的;一个人如果连对自己最有恩的父亲、母亲,特别是母亲都不能孝顺的话,而说这个人能够行菩萨道,那绝对是在自欺欺人;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孝顺父母,那必定就是畜生心性,因为很简单的道理,畜生是不孝顺父母的。我们只有看到畜生,譬如说羊、牛、鸭、鸡去养育它的后代,可是从来没有看过一只牛、一只马、一只羊,乃至一个大象、一个老虎会去孝顺它的父亲、母亲。
所以一个人,如果已经取得这个难得的人身,竟然还不知道要孝顺父母,不知道佛所说的堂上的两老犹如我们的两尊活佛一样的道理,供养父母的福德跟供养佛是一样的,不了解这个道理,也不能够依于《梵网经》所说佛性常住孝顺心、慈悲心。依于佛性常住,如来藏受熏持种根身器,而来出生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每一个众生的每一世的色身;而不管轮回五趣,特别是在人趣当中,每一世有每一世的父母兄弟姊妹,如果不知道要依于菩萨的心性,依于一切众生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,而来修学佛法,来度脱过去世,乃至无量无边的未来世,乃至这一世的父母兄弟姊妹,那身为菩萨是有亏、有失于菩萨的一个身分的。
因为菩萨所求不外乎四宏誓愿的完成: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菩萨从大悲心生,菩萨之所以从大悲心生,是因为信受轮回,信受轮回是苦;因为孝养父母,因为慈爱子女,友爱同侪这一些兄弟姊妹,这一些亲友,所以自己要解脱,也希望这一世的这一些父母兄弟姊妹解脱。又因为信受轮回,知道无量无边的过去无量无边世,未来无量无边世,乃至这一世的无量无边的众生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,所以必定要先当菩萨,才来当父母兄弟姊妹;换句话说,菩萨的身分是到您成佛永远不会改易的,可是这一世乃至过去世,乃至未来世,父母兄弟姊妹的一个互动这样子的关系,却会因为转世投胎,意识灭了,五根身烂坏了,就是断灭了。世间人很可悲的,是只依于这样的意识,依于这样的色身,来建立这父母兄弟姊妹的关系,来有一世的小情小爱,甚至严格来讲,虚情假爱;只有菩萨能够依于一切众生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,信受有如来藏,信受有无量无边的轮回,而能够保持这个菩萨的身分,先当菩萨,再来跟一切众生结善缘,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佛道,这才是菩萨修学佛道的道理。
时间的关系,我们就先演说到这里。
阿弥陀佛! (吴正洁老师)
本文标签:罗汉(5) 本文关键字:罗汉
相关阅读
推荐文章
愿所有功德回向:

自归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;自归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;自归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;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涂苦;所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;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Copyright © 2015-2018 如来藏 www.rulaizang.cn 版权所有
京ICP备15020842号